“魏教授”被打假,该反思的还有“学术会议”

发布时间:2024-07-05 16:34:28 来源: TG@KZSEO

  

  ■ 社论

  惟有祛除虚假浮躁之风,才能避免学术会议成为招摇撞骗者的名利场,回归学术交流的本质与初衷。

  据新京报报道,7月4日,辽宁省锦州市林业和草原局就该局工作人员魏新河以“辽宁理工大学教授”等身份参加学术会议一事发布通报,目前,魏新河已被停止工作,因涉嫌招摇撞骗罪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。

  至此,这起“出圈”的闹剧迎来了终局。之前一度混迹于国内众多学术会议的“魏教授”,也就此跌落尘埃。让骗子显露原形,为学术挽回颜面,无疑是激浊扬清、正本清源之举。

  这件事自发酵以来,公众在嘲笑、痛恨骗子教授的同时,也每每发出灵魂追问:身为一名地方林草局的职工,居然顶着大学教授的名头,十余次参加学术会议,并被确定在分论坛登台演讲,其所编造的论文不仅入选论文集,还曾在某法治文化论坛征文评选活动中获得三等奖,他是怎么做到的?

  毕竟,魏新河参加的学术活动,不乏“乡村振兴”主题等严肃的学术议题。可见,像“魏教授”这样,靠招摇撞骗、抄袭拼凑论文跻身堂皇的学术殿堂,除了胆大、侥幸之外,也再次暴露了当下一些学术会议的机制性漏洞。

  举办一场学术会议,本意是为了加强学术交流,促进学术进步,提高学术水准。这就要求主办方把各项准备工作做细做实,包括主题确定、论文征集与评审、参会人员资格审核、会务筹备等,看似都是具体事务,却关系到会议的质量与成色。

  一般而言,参会人员的学术见解可能存在不同,学术水平也有差异,这些都情有可原。但如果多个严肃会议都混进了假教授,只能说,时下的学术会议组织实在是太潦草了。

  媒体披露的一个细节,就令人深思:某学术会议一名会务告诉记者,活动不会支付参与者费用,也不需要参与者交费,不会严格审核参与者的身份,只要论文合适就会被允许参加。

  这一方面表明会务组织的粗枝大叶、疏忽大意,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当下学术会议过多、过滥的现状。为办会而办会,为论文而论文,其结果只能是愿来者就能来,大家一起做局,这就给“魏教授”留下了招摇撞骗的机会。

  事实上,近年来,类似“魏教授”现象并不鲜见。比如,有人假冒“北大教授”四处参加会议并讲话,也有人冒充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项目专家,对外发送名片。形形色色的冒牌货到处混脸熟、搞关系,给学术会议注水,把学术环境搞得乌烟瘴气。

  有人说,魏新河自带干粮参加学术会议,目前看,似乎并没有捞到什么讲课费、咨询费、顾问费等。然而,看问题不能这么看,学术就是学术,容不得半点虚假。名为利之媒,先有了名头,接下来就可能变现;何况,猎名之恶,本身也会劣化学术生态,败坏学术风气。

  学术会议不能办成“水会”,要把会议办好,办出精气神来,还是要杜绝敷衍浮躁之气,立足于学术本身。

  至今,仍有不少人欣赏1984年的莫干山会议。那场会议成功的要件之一,就在于凭论文水平确认代表资格。而其会议准备时间,更是长达9个月。

  正因为准备充分,严守学术底线,这一会议才能直面社会改革基本问题,汇聚思想能量,被称作“经济改革思想史的开创性事件”。

  此次“魏教授”被打假,也提醒,是该反思反思当下的学术会议了。

  一戒急功近利,学术自有学术的规律,来不得立竿见影,不妨多一些“沉潜往复,从容含玩”;二戒浮躁盲目,任何会议均应对应着现实或理论上的某个问题,有问题意识,才能有的放矢;三戒敷衍塞责,这就要求严格办会程序,严格审核参会人员的资格,评估论文的质量,真正把会议办出水平来。

  说到底,惟有祛除虚假浮躁之风,才能避免学术会议成为招摇撞骗者的名利场,回归学术交流的本质与初衷,才能真正促进学术进步与知识共享。(新京报)

【编辑:刘阳禾】